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并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
1.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
(3)《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2012年发布);
(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 ;
(6)《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7)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27号),2005年8月30日颁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8)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6月6日);
(9)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在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
(10)《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环保部令2016第42号);
(11)《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2018年第3号)。
1.1.3 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50号);
(2)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7]第11
号);
(3)《重庆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 332号);
(4)《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渝委发[2014]19号);
(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修订)的通知》(渝办发[2012]142号);
(6)《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江津府发〔2017〕20号);
(7)《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土壤环境管理工作的函》(2019年11月7日)。
1.1.4 技术导则、标准和规范
(1)《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5)《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7)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2014 年 11 月);
(8) 《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50/T725-2016);
(9)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筛选值》(DB50/T723-2016);
(10)《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12)《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13)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1964-2018);
1.1.5 业主提供的资料
(1)《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工程变更项目(第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2017年11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12月26日获得原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下发批文:渝环建函【2012】495号)。
1.2 执行标准
本次场地调查评价中的污染因子参考《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该标准规定了保护人体健康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于监督要求。
在本报告中,主要参考该标准的管控值第二类用地标准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土壤环境执行标准详见表1..2-1。
表1.2-1 土壤环境执行标准一览表
序号 |
污染项目 |
筛选值(mg/kg) |
管制值(mg/kg) |
评估依据 |
1 |
镉 |
65 |
172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和管控值 |
2 |
铅 |
800 |
2500 |
3 |
汞 |
38 |
82 |
4 |
六价铬 |
5.7 |
78 |
5 |
砷 |
60 |
140 |
6 |
镍 |
900 |
2000 |
7 |
铜 |
18000 |
36000 |
8 |
四氯化碳 |
2.8 |
36 |
9 |
氯仿 |
0.9 |
10 |
10 |
氯甲烷 |
37 |
120 |
11 |
1,1-二氯乙烷 |
9 |
100 |
12 |
1,2-二氯乙烷 |
5 |
21 |
13 |
1,1-二氯乙烯 |
66 |
200 |
14 |
顺-1,2-二氯乙烯 |
596 |
2000 |
15 |
反-1,2-二氯乙烯 |
54 |
163 |
16 |
二氯甲烷 |
616 |
2000 |
17 |
1,2-二氯丙烷 |
5 |
47 |
18 |
1,1,1,2-四氯乙烷 |
10 |
100 |
19 |
1,1,2,2-四氯乙烷 |
6.8 |
50 |
20 |
四氯乙烯 |
53 |
183 |
21 |
1,1,1-三氯乙烷 |
840 |
840 |
22 |
1,1,2-三氯乙烷 |
2.8 |
15 |
23 |
三氯乙烯 |
2.8 |
20 |
24 |
1,2,3-三氯丙烷 |
0.5 |
5 |
25 |
氯乙烯 |
0.43 |
4.3 |
26 |
苯 |
4 |
40 |
27 |
氯苯 |
270 |
1000 |
28 |
1,2-二氯苯 |
560 |
560 |
29 |
1,4-二氯苯 |
20 |
200 |
30 |
乙苯 |
28 |
280 |
31 |
苯乙烯 |
1290 |
1290 |
32 |
甲苯 |
1200 |
1200 |
33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570 |
570 |
34 |
邻二甲苯 |
640 |
640 |
35 |
硝基苯 |
76 |
760 |
36 |
苯胺 |
260 |
663 |
37 |
2-氯酚 |
2256 |
4500 |
38 |
苯并[a]蒽 |
15 |
151 |
39 |
苯并[a]芘 |
1.5 |
15 |
40 |
苯并[b]荧蒽 |
15 |
151 |
41 |
苯并[k]荧蒽 |
151 |
1500 |
42 |
䓛 |
1293 |
12900 |
43 |
二苯并[a,h]蒽 |
1.5 |
15 |
44 |
茚并[1,2,3-cd]芘 |
15 |
151 |
45 |
萘 |
70 |
700 |
46 |
锌 |
/ |
/ |
/ |
47 |
PH 值 |
/ |
/ |
/ |
1.3 环境受体
项目位于江津区双福街道创业路26号,所在地块为工业用地,项目于双福工业园区9号、14号地块新建厂房。项目占地四周800m范围内全部为规划工业用地,目前800m范围内居民已经全部搬迁,无声环境敏感点;厂区北面800m外规划有学校等大气敏感目标,西侧980m外津马路旁规划有双岛湖生态观光用地,南侧和东南侧1.3km范围为规划工业用地;地下水较为贫乏,未开发利用,地下水不敏感;支溪河在厂区西侧从北向南流至团结水库。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野生珍稀动植物等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不属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
企业5km范围内环境风险受体调查统计见表1.3-1。
表1.3-1 企业5km范围内环境风险受体调查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与本项目的相对位置 |
环境敏感特征 |
一、地表水环境、环境风险 |
1 |
支溪河 |
本项目污水直接受纳水体,距本项目西厂界直线距离约15m |
地表水Ⅲ类水域;无饮用功能。 |
2 |
团结水库 |
支溪河汇入该水库,位于本项目排污口下游650m处 |
地表水Ⅳ类水域;无饮用功能。 |
3 |
大溪河 |
团结水库下泄水汇入大溪河 |
地表水Ⅳ类水域,无饮用功能。 |
二、环境空气、环境风险 |
1 |
双福中心小学 |
厂区北侧820m处 |
21个班1286人 |
2 |
重庆电讯职业学校 |
厂区北侧900m处 |
办学规模12000人 |
3 |
双福镇中心幼儿园 |
厂区北侧约1000m处 |
学生约350人 |
4 |
双福街道 |
厂区北侧约1200m处 |
城镇居民约3000人 |
5 |
交通科技职业学校 |
厂区东北侧约870人 |
办学规模约12000人 |
6 |
烟灯坡居民点 |
厂区西侧960~1600m处 |
约140户600人,农村院落零星分布,为园区规划搬迁居民 |
7 |
出水湾居民点 |
厂区西侧960~2300m处 |
约90户400人,农村院落零星分布,为园区规划搬迁居民 |
8 |
双岛湖生态观光区 |
厂区西南侧980~1800m处 |
生态农业区 |
9 |
高浒居民点 |
厂区南侧800~2400m处 |
约180户800人,农村院落零星分布,为园区规划搬迁居民 |
10 |
旋风顶居民点 |
厂区东南侧1130~1800m处 |
夹院墙、二府村、滴水村居民约900人,农村式院落分布,为园区规划搬迁居民 |
注:未搬迁居民拟由双福工业园区统一搬迁居民,但目前未搬迁。
第二章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
2.1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里电池”),2007年6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重庆万里控股(集团)1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评审,于2007年7月10日取得环评批复,批复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下达,文号为渝(市)环准【2007】94号。根据环评批复,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电动车电池1000万只(144万KVAh)、汽车起动电池100万只(107.66万KVAh)、工业电池年产57.4万只(50万KVAh)。
企业分期建设,先期建设了汽车起动电池100万只(107.66万KVAh)的搬迁建设工程。2010年8月5日,重庆市环保局以渝(市)环试[2010]100号文同意搬迁工程一期投入试生产。2011年11月,重庆市环保局以渝(市)环验[2011]124号文同意项目验收。
2012年12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重庆万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工程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12月26日,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以渝环建函[2012]495号文对该项目变更环评进行了复函。
2014年5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重庆万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工程变更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文件》,2014年7月14日,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以渝(市)环设备[2014]044号文对该设计备案材料下发了备案回执。
根据变更项目环评、设计备案及批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由原搬迁工程中的年产1000万只(114万KVAh)电动车电池、年产57.4万只(50万KVAh)工业电池两个子项目变更为年产300万只(216万KVAh)汽车起动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年产200万只(125万KVAh)汽车用铅酸弱混合动力蓄电池、年产1500万只(216万KVAh)电动车电池三个子项目。
该变更项目分阶段建设,分阶段验收,第一阶段工程于2013年开始建设。
第一阶段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年产300万只(216万KVAh)汽车起动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年产225万只(32.4万KVAh)电动车电池(年产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分阶段实施)。
2016年6月30日,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项目(第一阶段)和300万只汽车起动免维护蓄电池项目生产设施及环保设施变更情况说明》,对该项目第一阶段工程中生产设备与环保处理措施(工艺)存在的变更情况进行了说明。
2016年7月7日,重庆市环保局以编号CQGLJ【2016】044号文同意核发该项目排放污染物(临时)许可证。2018年1月19日,重庆市环保局以渝(市)环排证【2018】00003号同意核发该项目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2016年12月,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环境科学院对一期“100万只汽车起动电池项目”编制了后环评。
变更项目分阶段建设,分阶段验收,本次验收内容为变更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即已建成并投产的年产300万只(216万KVAh)汽车起动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年产225万(32.4万KVAh)电动车电池及配套设施,若其余生产线建成并投入生产,应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手续。
企业基本信息详见表2.1-1。
表2.1-1 企业基本信息一览表
企业名称 |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组织机构代码 |
915000002028144081 |
法定代表人 |
罗平 |
企业地址 |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创业路26号综合楼幢1-1 |
地理坐标 |
中心经度106°16ˊ31.63" 中心纬度29°23ˊ52.31" |
地理位置 |
(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 |
所在工业园区名称 |
德感工业园 |
营业期限 |
1992-07-18至无固定期限 |
行业类别 |
电池制造 |
行业代码 |
C3843铅蓄电池制造 |
年生产时间 |
4800小时 |
员工数 |
1800人 |
现使用权属 |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块利用历史 |
荒地 |
|
|
|
|
|
|
2.2 企业产品方案
已实施的年产100万只汽车启动电池107.66万KVAh项目其产品为汽车启动型铅蓄电池,包括普通型干荷式起动用铅酸电蓄电池和免维护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两大类。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产量为107.66万KVAh,共100万只,其中干荷式电池为60万只,免维护电池为40万只;2018年建成年产300万只汽车启动型免维护电池、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
2.3 企业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于双福工业园区9号、14号地块新建厂房,1#、2#厂房主要生产普通型干荷式起动用铅酸电蓄电池和免维护起动用铅酸蓄电池,3#、4#产房生产汽车用铅酸弱混合动力蓄电池和电动车电池。项目组成见表2.3-1。
表2.3-1 企业建设内容统计表
项目性质 |
项目组成部分 |
项目内容 |
主体工程 |
1#厂房生极板厂房 |
铸板工段 |
生极板生产厂房生产任务是生产生极板。厂房按三种产品各设有三个生产工段,即:铸板工段、铅粉工段、合膏涂板和固化干燥工段。 |
铅粉工段 |
合膏涂板工段 |
生产辅助设施 |
2#厂房极板化成厂房 |
极板整理工段 |
极板化成生产厂房是生产熟极板,化成工艺为外化成。厂房按三种产品各设有两个生产工段,即:极板化成工段、极板水洗干燥工段 |
极板化成、干燥 |
酸雾净化 |
生产辅助设施 |
1#厂房装配厂房 |
装配工段 |
将干燥后的正负极板,经配组焊接成极群再装入电池槽内,装配好后经过打码、刷商标、包装后入成品库。电动车和工业型蓄电池还需送入电池补充电生产厂房进行补充电(电池活化)及后处理后再包装入库 |
生产辅助设施 |
2#厂房电池化成及补充电厂房 |
电池加酸工段 |
起动型免维护蓄电池(MF系列)化成采用电池化成(内化成)。该生产厂房的任务是:起动型免维护蓄电池(MF系列)电池化成和电动车型蓄电池和工业型蓄电池的补充电。电池补充电的目的是将电池浮充活化,活化后的电池经水洗、干燥、检验测试合格后根据用户需求送至电源柜组装区组装成组或直接进成品库 |
静置包装工段 |
生产辅助设施 |
电池化成工段 |
电池后处理工段 |
酸雾净化 |
补充电工段 |
300万只启动电池 |
制粉工段 |
24t熔炼炉和24t铅粉制造机各一台 |
合金铅熔炼 |
15t熔炼炉一台 |
合膏涂片工段 |
合膏生产线2条 |
固化工段 |
固化箱20台 |
分板配组工段 |
分板设备3台 |
电池装配工段 |
装配生产线4条 |
电池化成充电工段 |
充电设备、充电槽 |
200万只铅酸弱混合动力蓄电池 |
制粉工序 |
24t熔炼炉和24t铅粉机各一台 |
板栅制造工序 |
熔炼炉、宽铅带生产线50m/min(TECK6t/h),正负板栅冲片线 |
合膏涂板工序 |
合膏生产线2条、涂板系统2条、表面干燥系统 |
卷绕工序 |
4套卷绕系统 |
固化干燥工序 |
固化箱24台,固化架2200个 |
铸焊装配工段 |
铸焊系统、装配线2条、冷酸灌酸系统4套 |
电池化成充电工段 |
充电设备、化成水槽 |
清洗包装工序 |
热水清洗干燥、大电流检查、高压泄露检测、打码、贴商标、包装入库 |
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 |
制粉工段 |
24t熔炼炉和24t铅粉制造机各一台 |
栅板制造工段 |
15t熔炼炉一台 |
合膏涂片工段 |
合膏生产线2条 |
固化工段 |
固化箱20台 |
分板配组工段 |
分板设备3台 |
电池装配工段 |
装配生产线4条 |
电池化成充电工段 |
充电设备、充电槽 |
辅助工程 |
循环水系统 |
电池化成及电池补充电生产厂房按工艺要求设置一套循环冷却系统;生极板厂房、极板化成厂房、装配厂房设有循环冷却水系统,目前循环水回用293.6m3/d。 |
纯水系统 |
四厂房共用,采用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二级处理工艺制备纯水,制备能力为10t/h。 |
压缩空气站 |
在生极板厂房和电池装配厂房内分布2个公用压缩空气站。 |
配酸系统 |
每个项目所在厂房各配套设置1条配酸系统,为本生产线供酸。共设置3套配酸系统 |
供热系统 |
厂区采用天然气供热,由园区燃气管网接入,供气压力0.2~0.4MPa,管径为DN150。 |
公用工程 |
给排水工程 |
利用厂区现有主管道,将车间内的给排水管同主管道口相连;市政给水管网最大供水187.3m3/h;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
供电系统 |
供电电源10kV专线由园区所在供电局提供。 |
供气系统 |
天然气由城市天然气管网供应,供气压力0.2~0.4MPa。 |
通讯系统 |
电话电缆由市政管网接入,电话设计容量240门;数据通讯采用宽带接入。 |
消防系统 |
设置室内消防、室外消防、化学消防和电气消防系统。 |
职工食堂 |
供厂区职工就餐,最大就餐人数1800人。 |
职工宿舍 |
供厂区职工住宿,最高住宿人数1800人。 |
储运工程 |
原料仓库 |
布置于4#厂房内 |
厂区道路 |
依托现有厂区已建成的道路。 |
原料仓库 |
仓储的布置根据所存的物料性质尽量靠近使用车间,减少物料的运距。目前2#厂房分布两个库房。 |
道路设计 |
道路设计采用棋盘式布置,厂区道路结构形式采用城市型道路;厂房四周成环形道路,形成厂区运输、消防道路网络。 |
环保工程 |
生产废水处理站 |
采用“隔油+三级pH调节+絮凝沉淀+pH调节+过滤+隔油+部分回用”工艺,处理能力为2400m3/d。废水处理站已进行防渗处理。 |
生活污水处理站 |
采用厌氧、好氧工艺组成的生化池处理,处理能力为500 m3/d,现有处理、排放量约20m3/d。 |
事故水池 |
容积为1500m3,对事故情况下的污废水进行收集。事故水池已进行了防渗处理。 |
废气处理设备 |
含铅废气分别采用铅烟净化器、布袋除尘器、水激式除尘器、滤筒除尘器、水膜除尘器二级除尘处理后采用6个15m高排气筒排放;外化成硫酸雾采用回收+净化塔+2个15m高排气筒排放;内化成硫酸雾采用强制通风+酸雾净化塔+1个15m高排气筒排放。 |
危险废物暂存库 |
已建有危险废物暂存库一座,建筑面积为60m2,为封闭式设计。危险废物临时存放于危险废物暂存库内,定期运至遵义市金狮金属合金厂妥善处置。其地面未进行防渗处理。 |
厂区绿化 |
厂区总绿化面积为88514m2,绿化率达30.31%。 |
2.4 原辅料统计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2.4-1。
表2.4-1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
类别 |
材料名称 |
单位 |
消耗量 |
300万起动电池 |
225万电动车电池 |
100万只汽车启动电池 |
1 |
铅及合金材料 |
电解铅 |
t/a |
7150 |
1073 |
/ |
2 |
铅合金(99%) |
t/a |
6120 |
866 |
/ |
3 |
粗铅(97%) |
t/a |
392 |
62 |
/ |
4 |
铅(折纯量) |
t/a |
/ |
/ |
2472 |
5 |
化工材料 |
氢氧化钠 |
t/a |
585 |
88 |
/ |
6 |
硫酸 |
t/a |
3400 |
510 |
646 |
7 |
主要配件 |
PE隔板 |
万袋/a |
2860 |
429 |
/ |
8 |
PVC隔板 |
万片/a |
5280 |
792 |
/ |
8 |
塑料壳(盖) |
万套/a |
300 |
225 |
/ |
9 |
包装材料 |
纸箱 |
万个/a |
105 |
16 |
/ |
10 |
泡沫 |
万块/a |
135 |
20 |
/ |
2.5 平面布置
万里公司位于双福工业园区,目前修建有4个厂房,厂房布置在整个厂区的南面,其中1#、2#厂房正在进行一期工程的生产,尚有较大剩余空间可布置新的生产线。另外厂区内已建成综合办公楼、食堂和职工宿舍。污水处理厂布置在厂区南边界附近,可以减小对职工影响。总体布置原则为:生活办公区位于生产区北面,这样可以减小生产对办公、生活的影响。
本次变更后新建的三个项目均无需新建厂房,各厂房内生产线的布置均是按照生产工序流程进行布置,将熔炼、制粉、铸板、合膏、涂板、固化等连续工序集中布置在厂房中部,这样可以减小生产工艺中物料等的运输距离,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电池化成等工艺布置在厂房的一侧,紧挨着电池装配生产线,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布置合理。
万里公司内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布置,减小了生产对职工办公、生活的影响,厂区内生产线的布置主要遵循工艺流程,尽可能的减少中间运输环节距离。总的来说,本工程总平面和厂房内生产线布置合理。
企业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
2.6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厂区内有原搬迁项目和变更项目两部分组成,包括:年产1000万只电动车电池/144万KVAh;年产100万只汽车起动电池/107.66万KVAh;年产57.4万只工业电池/50万KVAh;年产300万只汽车启动免维护蓄电池;
因此,评价按照产品分别简述其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2.6.1 原搬迁电池工艺流程
年产1000万只电动车电池工艺流程见图2.6-1;年产100万只汽车起动型蓄电池包括启动型MF(免维护)蓄电池和干荷式启动型(普通型)蓄电池两个部分,其工艺流程分别详见图2.6-2和图2.6-3。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Warning: move_uploaded_file()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Unable to move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BEC.tmp' to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uploadfile/20200528150001344001.jpg'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
图2.6-1 年产1000万只电动车电池工艺流程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Warning: move_uploaded_file()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Unable to move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C99.tmp' to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uploadfile/20200528150002036002.jpg'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
图2.6-2 启动型MF(免维护)蓄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Warning: move_uploaded_file()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Unable to move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D36.tmp' to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uploadfile/20200528150002365003.jpg'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
图2.6-3 干荷式启动型(普通型)蓄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说明:
现有项目蓄电池的生产均设在1#、2#厂房内,包括生极板生产车间,极板化成生产车间,装配生产车间,电池化成及电池补充电生产车间。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以及车间内的产污环节分述如下:
① 生极板生产车间
生极板生产车间生产任务是生产生极板。车间设有三个生产工段,即:铸板工段、铅粉工段、和膏涂板和固化干燥工段。各工段的生产任务以及产污部位如下:
A、铸板工段
铸板工段是生产蓄电池正、负板栅。工艺过程是将多元铅合金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熔铅炉内加热至500~550℃,熔化后采用重力浇铸的方式制成各种规格的蓄电池正、负板栅供涂板用。该工序在高温熔铅的过程中会产生铅烟,工序设置了铅烟净化器。
B、铅粉工段
铅粉工段是生产铅粉。铅粉是蓄电池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蓄电池产品质量。工艺过程是将铅锭(电解铅)熔化浇铸成铅条,再切成铅块加入铅粉机内磨成铅粉,由输送设备送至储粉系统内供和膏涂板、灌粉工序使用。整个生产实现密闭化,连续化生产。铅粉通过储存输送系统直接送至灌粉机灌粉。
磨粉工序会产生铅尘,通过自带的铅尘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
C、和膏涂板及固化干燥工段
和膏工艺过程是将生产出的铅粉经称量后,自动加入和膏机内,再自动加水、酸,合好的铅膏储存在铅膏斗内,供涂板用。
涂板是将铅膏储存斗内的铅膏送入涂板机的料斗中,随即通过涂板机将铅膏涂在铸板工段送来的板栅上。板栅涂膏后直接进表面干燥,收片后,进行固化干燥处理。固化干燥后的生极板送至极板化成生产车间用。
和膏工序在加粉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铅粉和酸雾产生,采用水激式除尘器净化处理。
② 极板化成生产车间
极板化成生产车间是生产熟极板,采用外化成工艺,干荷式蓄电池采用此工艺。车间按设有两个生产工段,即:极板化成工段、极板水洗干燥工段。各工段的生产任务是:
A、极板化成工段
极板化成是将经过固化干燥后的正负极板插入化成槽内,然后加稀硫酸,并接通直流电源进行化成。
极板化成充电采用程控整流器及带盖的化成装置,采用不焊接化成工艺。
干荷式电池在外化成过程中会有硫酸雾产生,现有项目采用硫酸回收器和酸雾净化塔处理。化成过程会产生热量,采用外部冷却的方式进行化成槽的冷却,会产生间接冷却废水。
B、极板水洗干燥工段
化成后正负极板需经过水洗和干燥。由于负极板接触空气后极易氧化,使极板表面生成氧化铅,影响质量,所以要求负极板浸防氧化剂后再进干燥窑干燥。干燥后的极板经过分板、刷边框、刷耳后送入装配工段。极板在清洗过程中会产生含铅废水,通过管道接入废水收集池。
③ 装配生产车间
装配生产车间是将干燥后的正负极板,经配组焊接成极群再装入电池槽内,电池经过穿壁焊、热封、气密性检查等工序装配成电池。
装配好的蓄电池再经过打码、刷商标、包装后入成品库。装配过程中极板整理、分板、刷耳,装配工段极群配组、极群修剪等过程中会产生铅尘,采用袋式除尘器。机群采用气焊直接焊接的方式,高温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铅烟。
④ 电池化成及电池补充电生产车间
该生产车间的任务是包括启动型免维护蓄电池电池化成(内化成)和补充电。电池补充电的目的是将电池浮充活化,活化后的电池经水洗、干燥、检验测试合格后根据用户需求送至电源柜组装区组装成组或直接进成品库。
充电水槽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需要外部间接冷却,会产生冷却废水。
⑤ 配酸工段
为了缩短酸管路就近供酸,现有项目生产用酸分别设在三个生产车间内,即和膏涂板用酸设在生极板生产车间;极板化成用酸设在极板化成生产车间;电池化成和电池补充电用酸设在电池化成和电池补充电生产车间。
酸在配制过程中,比重为1.1以上的稀硫酸,由当地硫酸厂配制好后送到工厂;比重为1.1以下的稀硫酸自配,目前厂区设有1个硫酸罐,容积为35m3,浓度为28%,设置有围堰,围堰尺寸为8×8×0.6m。配酸工段设三个储罐,单个容积为10m3,浓度为28%,每个储罐都设有5×5×0.6m的围堰。
2.6.2 变更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1)年产300万只汽车启动免维护蓄电池
年产300万只汽车启动免维护蓄电池项目在现有的1#和2#厂房内建设。该项目运营期的总工艺流程详见图2.6-4。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Warning: move_uploaded_file()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Unable to move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DB4.tmp' to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uploadfile/20200528150002644004.png'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
图2.6-4 300万只汽车启动免维护蓄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2)年产200万只汽车用弱混合动力电池
年产200万只汽车用铅酸弱混合动力蓄电池项目在现有的3#厂房内建设,其总工艺流程见图2.6-5。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Warning: move_uploaded_file()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Unable to move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E32.tmp' to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uploadfile/20200528150002954005.png'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
图2.6-5 200万只汽车弱混合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3)年产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
年产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项目拟在已建成的4#厂房内建设。该项目运营期的总工艺流程详见图2.6-6。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Warning: move_uploaded_file() [function.move-uploaded-file]: Unable to move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EB0.tmp' to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uploadfile/20200528150002613006.png' in D:\wwwroot\cqwanli\wwwroot\m\ewebeditor\php\upload.php on line 101
">
图2.6-6 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说明:
(1)铅粉工段
铅粉是蓄电池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蓄电池产品质量。铅粉是制造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活性物质,是表面覆盖一层PbO的金属铅的粉粒状物。它是由铅锭经过特定的热氧化过程形成的。
本项目将铅锭用熔铅炉(400℃左右)化成铅液铸成一定规格的小铅球,制成的小铅球通过提升机输送到贮存斗内贮存6小时以后输送到铅粉机内制粉,再注入铅粉机在高速旋转中被氧化成铅粉。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密闭化,连续化生产。本次设计铅粉生产线选用国产单台规模为24t/d的铅粉机。制粉过程如下:
将熔铅炉中生产出的小铅球由输送器按负载量送入铅粉机(密闭设备),同时通过鼓风机给铅粉机内输入定量的预热空气。铅粉机以一定的转速旋转,在这个过程中,铅球与筒体、铅球与铅球之间相互摩擦和撞击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筒体内的温度增加,同时铅球的相互撞击和摩擦使得铅球表面晶粒发生变形和滑动位移,铅球发生位移的晶面边缘受到氧化而生成了氧化铅。
由于铅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又使得铅粉机筒体内达到较高的温度。在这个摩擦、撞击、晶体变形位移、氧化的过程中,铅球表面被氧化的部分就与铅球整体之间发生裂缝。随着裂缝的逐渐深入,金属氧化层在撞击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渐从球体或块体上脱落下来,续而进一步磨碎、研细而形成了覆盖一层PbO的细颗粒状铅粉。
本工程每个子项目各配套一套铅粉生产线,所生产的铅粉供本项目使用。铅粉由输送设备送至储粉系统内供合膏涂板工序使用。
本次变更项目拟采用单台规模为24t/d的全自动制造输送铅粉机,全系统密封性能更高,在铅粉制造时铅尘外逸量更少。铅粉制造工序中铅烟主要产生于电解铅熔炼环节。
本项目熔铅炉上配套设置的铅烟烟道直接与铅烟净化器相连,产生的铅烟废气进入HKE型铅烟净化器进行处理,熔铅炉和铅烟烟道整体呈密封状态;但熔铅炉上的铅锭投加口在投加铅锭时、小铅球输出口在输出小铅球时均为开放状态,故此时熔铅炉上这两个开口处会有部分铅烟外逸,因此,在这两个开口处上端设置集气罩和配套风机,对外逸的铅烟进行收集,输送至HKE型铅烟净化器进行集中处理。铅锭投加和铅球输出均为间歇性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气罩风机须在铅锭投加口或铅球输出口打开前开启,待操作结束、熔铅炉全部封闭后,集气罩风机须继续运行3-5分钟后方可停止,从而确保对外逸的铅烟达到最大程度的收集。
电解铅熔炼时熔铅炉产生的铅烟采用HKE型铅烟净化器处理后,分别由相应的排气筒达标排放,其处理效率可达到99%以上;铅粉制造工序中外逸的铅尘采用CHL滤筒式布袋除尘器处理,其处理效率可达99%以上。
(2)板栅制造工段
随着蓄电池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目前蓄电池的板栅制造工艺主要包括重力浇铸板栅普通工艺、拉网板栅工艺、连铸生产工艺、连铸连轧连冲生产工艺等。
本项目新增的三个项目中,300万只汽车启动免维护蓄电池项目和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项目采用的是拉网板栅工艺,而200万汽车混合弱动力电池项目采用的是连铸连轧连冲生产工艺。连铸连轧连冲工艺与拉网板栅工艺基本相同,其本质区别在于,拉网板栅工艺在板栅制造过程中不分板,待整个板栅涂板完成后才进行分板,而连铸连轧连冲工艺在板栅制造时便根据后续的板栅尺寸要求进行了分板,再进行涂板,涂板完成后无需进行分板而直接进行卷绕。故其工艺原理和产污环节基本相同。
在该工序中,先需利用熔铅炉对合金铅进行熔炼,然后铅液进入铅带机生产铅带,再对铅带采用拉网板栅工艺或连铸连冲连轧工艺生产板栅。
①合金铅熔炼
本项目采用熔铅炉对合金铅锭进行熔炼,其熔炼温度控制在400℃左右,比重力浇铸工艺温度低100~150℃。铅锭采用牢固的链式传送带输送至熔铅炉中,产生的铅液由输铅管进入保温炉,通过保温炉对铅带机均匀提供铅液。熔铅炉上配套设置铅烟烟道,直接与铅烟净化器相连,熔铅炉产生的铅烟经中央集尘系统收集后,与铅粉制造工段产生的铅烟一并采用HKE型铅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但熔铅炉上的铅锭投加口在投加铅锭时会有铅烟逸出,保温炉在向铅带机输送铅液时,铅液出口也会产生少量铅烟。因此,在这两个开口处上端设置集气罩和配套风机,对外逸的铅烟进行收集,输送至HKE型铅烟净化器集中处理。铅锭为间歇性投加,在实际操作中,熔铅炉上的集气罩需在铅锭投加口打开前开启,待铅锭投加操作结束后,集气罩风机须继续运行3-5分钟后方可停止;而保温炉连续向铅带机输送铅液,故保温炉上的集气罩风机须保持持续运作,从而确保对外逸的铅烟达到最大程度的收集。
在合金铅熔炼时,由于合金铅中含有杂质,铅液中的杂质成分将漂浮在铅液上,采用人工操作方式通过铅锭投加口将其提取出来,利用耐高温的专用容器对其进行收集,并放置于集气罩下,待其完全冷凝形成铅渣、无铅烟产生后,集中运至危险废物暂存库暂存,并定期对其妥善处置。
相比较于传统的重力浇铸工艺,本次变更项目所采用的先进的拉网板栅工艺和连铸连轧连冲工艺,其熔铅的温度更低,铅烟产生量更少,铅烟产生源更为集中,更利于收集。
②铅带生产
在铅带生产时,保温炉通过泵将铅液泵入熔铅漏斗锅,铅液量可调。铅液输送至铅带机后,连续铸造成100×12mm的铅带,经6辊压延后由第7个单独的压辊用来精确控制最终铅带的厚度,不同的铅带半成品的厚度为0.7-1.2mm。修剪机切割铅带边以获得适当的宽度。成品宽度的铅带被双卷料机将铅带卷成卷,该系统可以在水平轴上旋转180度,并支持两个铅卷。当一个铅卷完成时,铅带开始自动缠绕在第二个卷绕台上。成卷的铅带由叉车取走存放。
在铅带延压时,在不同地方分别采用乳化液和清水对铅带进行降温,该过程中乳化液和冷却水在铅带机上循环使用不外排,仅对其进行补充。
该工序中铅带机与保温炉相连接的地方会产生少量铅烟,而后续的铅带压延过程中铅带已成型,且利用乳化液和冷却水降温冷却后,其温度大幅降低,故不会产生铅烟。对于铅带机与保温炉相连接处产生的铅烟,依托保温炉上端的集气罩进行集中收集,集气罩的投影面积需大于整个操作台的面积。
③拉网
拉网板栅工艺中,铅带利用板栅冲扩线进行冲扩,从而形成连续的板栅,铅带经冲扩后未截断,用于后续的涂板;而连铸连冲连轧工艺中,铅带经过高速连冲设备,每分钟250次的冲压,根据产品要求对冲扩后的铅带进行截断,每分钟可生产500片的板栅,用于后续的涂板。
该工序过程中,其污染物主要为板栅冲扩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无铅烟铅尘、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
(3)合膏、涂板工段
本项目新增的三个项目均涉及合膏、涂板工段,其工艺流程相同。
将铅粉、硫酸、去离子水以及短纤维等添加剂混合搅拌成膏状,称之为铅膏,它是电池反应物质。合膏工艺过程是将生产出的铅粉经称量后,自动加入合膏机内,再自动加水、酸(其中电动车电池的正极活性物中需加入约10%的含镁添加剂),合好的铅膏储存在铅膏斗内,供涂板用。其工艺流程如下:
配料→干混→加水→加酸→混合→检查→出膏
具体操作如下:
① 将铅粉按工艺条件规定的数量加入到和膏机内,启动和膏机。
② 将符合要求的短纤维及添加剂按规定的用量放入符合质量要求的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具有一定的温度),使其在水中充分均匀分散,然后在1 min左右的时间内将水加入到合膏机内,搅拌8 min左右。
③ 打开合膏机冷却系统,将符合质量要求的稀硫酸按规定的用量在15-20 min的时间内加入到合膏机内,在搅拌20 min 左右。
合膏工序在加粉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铅粉和酸雾产生,在操作台上方设置集气罩和风机,对含铅粉尘和酸雾进行集中收集后,采用水激式除尘器净化处理。集气罩面积需大于操作台面积,其面积和安装高度需在下一步设计中根据风量等参数进行确定。
涂板是将铅膏储存斗内的铅膏送入涂板机的料斗中,随即通过涂板机将铅膏涂在铸板工段送来的板栅上。板栅涂膏后直接进表面干燥,收片后,进行固化干燥处理。由于膏体为泥状物质,因此在涂板过程中,膏体中会渗出少量水分,滴落至涂板机下方的地板上,因此,需在涂板下方设置托盘,对渗出的少量水分进行回收,回用于合膏工序。这部分水量极少,故不纳入水平衡计算。
合膏机在密闭状态中运行,属于封闭性合膏,铅尘不会外泄;但在向合膏机送料及涂板过程中会有少量铅尘逸出。本工程对新增的三个项目在该工段分别配套集气罩和风机对含铅粉尘进行集中收集,并相应各配置一套CCJ/A型冲激式除尘器对含铅烟气进行净化处理,铅尘经处理后由相应排气筒达标排放。
另外,在合膏和涂板的每个班制生产结束、关闭合膏机和涂板机之前,需对合膏机和涂板机进行冲洗,以防止合膏机和涂板机内残留的膏体硬化,进而在下一班次生产时影响膏体的质量。合膏机和涂板机的冲洗利用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回用水,冲洗废水中污染物主要为Pb和少量废酸。在合膏和涂板工段设置玻璃钢沉淀槽,对设备冲洗废水进行收集并沉淀后,上层清液经生产废水管网进入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底部沉淀下来的含铅膏体集中收集后作为危险废物妥善处置。
(4)分板(卷绕)、固化工段
由于三条个子项目生产的产品类型不同,因此,该工段的工艺流程有所不同。300万只汽车启动电池和1500万只电动车电池中,经涂膏后的极板先进行分板,然后进行固化;200万只汽车弱混合动力电池中,经涂膏后的极板无需进行分板,而进行卷绕后,再进行固化。
①分板
涂膏后的生极板网带在分切机上被分为单片,完成极板的分切和板耳的分切。分叉反向弯曲传送器在分切后将单片的生极板分离并反向弯曲对其,以利于后面的收片位置。
②卷绕
将包有AGM隔板纸的正负生极板从各自的极板堆上轻吸重叠,之后在卷绕设备上进行卷绕,形成电池的卷绕单元,经过绑定处理,冻结了卷绕时的压力。将卷绕成的单个电池单元固定之后上架,准备固化。这个过程将产生一定的铅尘。
③固化
将堆码好的生极板的架子进行重叠,叉入固化箱中,按照相关工艺要求,生极板在几段不同的温度、湿度下固化,完成板栅表面和铅膏中金属Pb的氧化,使活性物和板栅紧密结合;之后停止保湿,在一定的温度下排湿干燥,在48-72小时的周期内完成固化。整个固化过程的温度、湿度、升温降温速率均由电脑控制,固化干燥后的生极板送至电池装配生产线。
较传统的干极板分板工艺,本次变更项目采用湿态分板及覆纸涂板,有效降低了分板过程中的含铅粉尘产生量,且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该工序中不合格极板的产生量更小。但本项目分板工序仍有少量铅尘产生,所产生的铅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利用高效CHL型滤筒式除尘器进行收集处理;卷绕工序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利用CHL式滤筒除尘器+VST型水雾净化塔进行收集处理。
(5)电池装配工段
将若干片极板通过汇流条按正负交叉排列并间以一定厚度的隔膜分别组合并联焊接,以使所有的正极板共用正极端子同时所有的负极板共用负极端子—这就是极板组合即极群;再将极群装入电池壳中并与电池盖加热融合成一体,然后用塑料衬套、橡胶环、塑料螺母等对电池的正负端子进行密封组合,最后灌注两次密封胶进行多次密封并显示区分电池的正负极性:红色胶为正极,黑色胶为负极。起动型蓄电池经过穿壁焊、热封、气密性检查等工序后装配成电池。
电池装配过程中,铸焊机将产生少量铅烟,极群配组和修建等过程将产生少量铅尘,并产生少量的铅屑和铅渣,以及不合格的电池、塑料壳件。对铅烟和铅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采用CHL式滤筒除尘器+VST型水雾净化塔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对铅屑、铅渣以及不合格电池、塑料壳件进行集中收集后妥善处置。
(6)电池化成
本次变更项目建成后,新增的三个子项目的电池化成工艺相同,均为内化成,该工序的任务是:用生极板装配好的免维护(卷绕)(镁铅)电池进入电池化成线后首先是加酸,由于AGM隔板的吸酸慢,采用的是真空定量加冷酸工艺,按工艺要求0.5h内进行充电,电池化成的过程中采用循环水冷却,确保化成反应的环境温度的均匀。之后对充电电池进行安全阀的套戴。
项目在运营过程中,需确保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密封,并对其进行日常检查和维修,确保循环水不出现跑冒滴漏。另外,电池化成结束后,电池从冷却水槽中提出,通过传送带送至下一工序过程中,电池表面会带出一定量的冷却水,这部分水中含有少量的废酸。因此,需在传输带下设置托盘,将电池带出的冷却水进行集中收集,返回到冷却水槽中使用。
由于本工程三个子项目均采用国内先进的内化成工艺,因而省略了极板水洗干燥的工序,减少了酸雾和废水的排放。但在电池化成工序中,仍有少量酸雾产生。对酸雾采用酸雾净化塔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7)检测、表面清洗、包装、出厂
对化成后的电池在全自动生产线上进行电流检查、液面红外检测、高压泄露检测。由于电池壳体表面会残留有少量废酸,故对其利用喷淋水进行冲洗并烘干,然后进行极柱抛光及打油,最后再经过打码、贴商标、包装后入库,并根据客户订货要求将电池个体组合成电池系统,发货出厂。
本环节的污染物主要为电池清洗废水和废包装材料。其中电池清洗废水中污染物主要为废酸,将其纳入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对包装废料进行集中回收后外卖。其中,电池在清洗后,电池壳体会携带一定量的清洗废水,通过传输带滴落至车间地面上。因此,需在电池清洗后续的传输带下设置托盘,将从电池上滴落的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后,由污水管网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8)配套生产设施
本项目配套生产设施主要包括纯水系统和配酸系统。
⑤纯水系统
厂区内已有一套纯水系统,设置在2#厂房,为现有项目供应纯水,目前其制备能力为10m3/h;本次变更完成后,将扩大该纯水系统的制备能力,使其制备能力达到15m3/h,为变更后的3个子项目供应纯水。
纯水系统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制备纯水,其中一级采用“砂滤+活性炭吸附”工艺,二级采用“反渗透膜+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采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出去水中的杂质离子。其中经一级处理后产生的水为软化水,用于极板清洗,二级处理后产生的水为纯水,用于合膏、化成补水、配酸用水。
纯水制备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含稀酸、碱的废液;同时,离子交换树脂需定期进行更换,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树脂。
②配酸系统
本项目变更完成后,为了缩短供酸管路就近供酸,在需用酸的车间内分别设置1套配酸系统,即分别在合膏涂板车间和电池化成车间内设置储酸罐,硫酸在配制过程中,比重为1.28的稀硫酸,由当地硫酸厂配制好后送至工厂各用酸车间的储酸罐内。储酸罐的硫酸储量为2天用量,储酸罐四周设置围堰,确保酸罐泄露时硫酸不外溢。
2.6.4 小结
本项目主要的产污环节和排污特征汇总详见表2.6-1。
第三章 现场踏勘及分析
3.1 现场踏勘
3.1.1 初步判定
根据企业的基本资料,初步确定调查地块位于企业内部。选择企业内部涉及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储存的地块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具体区域有:危废暂存间、溶剂储存间、固体氢氧化钠储存区。
3.1.2 人员访谈
在现场踏勘的过程中,为进一步确认待监测地块的信息和基础资料的有效性,对公司负责人、安全环保部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以及区生态环境局领导共4人进行了访谈。访谈重点在于了解、核实项目所在地块历史沿革、是否发生过污染物泄漏或环境污染事故。访谈结果如下:
(1)土地历史沿革: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创业路26号综合楼幢1-1区,利用双福工业园区9号地块和14号地块新建厂房,场地原为换地,不涉及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物。项目于2007年建成并投产使用,至今生产历史为12年,项目建成至今平面布置未发生重大变化。
(2)环保问题及环保投诉:
企业自建设以来未收到相关环保投诉。经现场踏勘,现场无异常气味,未发现车间、设备、设施曾有环境污染事故迹。
3.1.3 迁移途径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双福工业园区。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处于重庆渝西经济走廊前端,与函谷工业园区、二郎工业园区、青杠工业园区和永川工业园区处于同一条交通轴线上。已完工的华福大道和正在建设中的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在园区腹心地带交汇,津马高等级公路纵贯全境。双福园区距成渝高速公路走马出口3km,东北距重庆21km,距江津主城区18km,距兰家沱港区约17km、距重庆江北机场约70km,距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约28km,交通及运输条件便利,被重庆市规划为重庆都市圈主城区组团之一,是集现代工业园、仓储物流园、房地产商住区、生态休闲旅游区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园区。
项目所在的双福工业园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部,隶属重庆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位于缙云山与中梁山之间的槽谷地带,区内地形呈从西部向东侧逐步升高的总体轮廓特征,为浅丘地形,大致可以分为南、西、东三个台地,南部台地高程300-330m,西部台地330-360m,东部台地370-400m。
江津区位于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伸延西南的向东分支——重庆孤群区,为“川东褶皱带”和“川黔南北构造带”的过渡地带,构造形迹受其影响,轴线多扭曲呈“S”形。
区内地层以中生代地层展露面积最大,约占98%,其中侏罗纪占78.7%,白垩纪占13.7%,三迭纪占5.6%。新生代地层,只有第四纪近代河流沉积物,其分布面积仅占全市面积的2%左右。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壤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土壤孔隙水无统一地下水面,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以蒸发和向低洼处紊流的方式排泄。①沟谷两侧斜坡覆盖层较薄,松散岩类孔隙水含量较小,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该层旱季时基本无水;②沟谷中大部分地段有弱透水的低液限粘土覆盖,局部为第四系填土,厚度较小,一般小于3m,该层地下水贫乏程度一般。(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质泥岩裂隙中,但裂隙较不发育,且基岩出露面积较小,岩层平缓,地下水不易汇集,该类地下水较贫乏。
小结:该水文地质单元地层多样,一般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并存并存在相互转换,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多以层间水形式存在,不易污染;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虽水量甚微,对供水意义不大,但对园区工业废水排放高度敏感。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依托项目地块周边市政道路污水、雨水管网。项目污废水利用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接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双福镇污水处理厂作一步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长江。
3.2 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分析
3.2.1 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区域
(1)生产区
万里电池位于位于江津区双福街道创业路26号综合楼幢1-1区,占地面积为438.04亩。生产区中的输酸管线、废水管线等,均对地面进行防腐防渗(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厚度大于2mm高密度复合材料),设置截流地沟,有效防止液体泄漏。
(2)危险品库
根据本项目生产特点,危险品库是指原辅材料的贮存库。项目生产所用原辅料中主要涉及腐蚀性化学品硫酸,以专用罐的形式存放在原料仓库内储存;污水处理站主要涉及腐蚀性化学品氢氧化钠,以专用桶的形式存放;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中需要的醋酸,以专用罐形式存放。
(3)废水处理场所
根据设计,项目的污废水处理设施设在厂房旁,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产生含铅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污水处理设施全部为地面式,占地范围进行防渗防腐处理,同时设置围堰,工艺废水发生风险事故可能性小。
(4)废气处理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各工序产生的铅烟、铅尘均通过集气罩、除尘器进行达标处理后回收,排放量较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较小。
(5)危险废物暂存间
项目生活垃圾在厂内收集后,由园区环卫系统统一清运。
项目建有危废暂存间,建筑面积约为374m2,危废暂存间进行防渗防腐处理,库房内四周设置截流沟,防止各种液体类危险废物漫流或泄漏。各种危险废物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危废暂存间对地面进行防腐防渗(围岩内部刷高密度防渗涂料,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厚度大于2mm),并设置截流地沟。
3.2.2 确定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
综合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企业所在区域污染物迁移途径分析,企业生产区、硫酸存放区、固体氢氧化钠存放点、废气排气筒下风向区域、废水处理站和危废暂存间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故确定这些区域为存在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隐患的重点设施及区域。
企业的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统计详见表3.2-1。
表3.2-1 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统计表
序号 |
名称 |
设施功能 |
占地
面积(m2) |
涉及有毒有害物质清单 |
关注污染物 |
可能
迁移途径 |
1 |
重点
设施 |
排气筒 |
/ |
/ |
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 |
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 |
大气沉降 |
4 |
重点
区域 |
废水处理站 |
/ |
1743.5 |
泄漏 |
5 |
危险暂存间 |
374 |
泄漏 |
6 |
辅料存放间 |
85826 |
泄漏 |
第四章 自行监测内容
4.1 监测布点原则
根据对珞璜工业园区及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搬迁项目和变更项目的建设及经营使用情况的资料分析,结合《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及本次土壤自行监测评估指南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本项目在历史使用、功能分区上是明确的。周边场地硬化完善。由于项目占地面积很小,无法按系统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置。因此,本次土壤自行监测将按照分区布点结合专业判断布点法布设监测点位。
4.2 监测布点方案
4.2.1 土壤监测布点方案
企业占地面积为438亩,根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重点设施周边布设1-2个土壤监测点,每个重点区域布设2-3个土壤监测点,具体数量可根据设施大小或区域内设施数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土壤自行监测将按照分区布点结合专业判断布点发法布设监测点位。共设土壤采样监测点位4个。监测点位布设位置以及布点分析详见表4.2-1。监测点位布设详见附图4,各监测布点位现场图详见附图5。
表 4.2-1 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 |
点位
编号 |
监测
类别 |
点位描述 |
采样深度 |
监测因子 |
1 |
A1# |
表层样 |
项目未受污染土壤点 |
0.2m |
基本因子: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以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a]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其他:锌、铍、钡、总铬、硒。 |
2 |
A2# |
柱状样 |
车间周边花台土壤 |
0.5m、1m、1.5m、2m、2.5m、3m |
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 |
3 |
A3# |
柱状样 |
危废暂存间周边土壤 |
0.5m、1m、1.5m、2m、2.5m、3m |
4 |
A4# |
柱状样 |
废水处理站周边土壤 |
0.5m、1m、1.5m、2m、2.5m、3m |
4.2.2 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案
地下水监测与布点分析:根据《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工程变更项目(第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企业运营期污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中污染物主要为Pb,经厂区自建的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使Pb的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双福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厂区自建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双福镇污水处理厂。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总体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局部地段存在少量的地下水,水量极小,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产生的污废水采用管道输送,并经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相应排放标准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放,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明显不利影响。要求污废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固废处置场所和生活垃圾收集点地面等必须作好防渗漏工作,防治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因此,地下水自行监测将按照分区布点结合专业判断布点发法布设监测点位。共设地下水采样监测点位2个。监测点位布设位置以及布点分析详见表4.2-2。监测点位布设详见附图4,各监测布点位现场图详见附图5。
表 4.2-1 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 |
点位
编号 |
点位描述 |
采样深度 |
监测因子 |
1 |
D1# |
项目未受污染点 |
水面以下0.5m |
pH、硝酸盐、氨氮、铜、锌、砷、汞、铬、铅、镉、耗氧量 |
2 |
D2# |
污水处理站南侧 |
水面下0.5m以下 |
pH、硝酸盐、氨氮、铜、锌、砷、汞、铬、铅、镉、耗氧量 |
4.3 样品采集
4.3.1 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及分析测试
于2019年12月实施了现场取样工作。此次场地环境调查的现场取样工作由专业的工程师和受过专业培训的承包商遵循严格按照《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BJ89-92)等相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进行。
4.3.2 监测结果分析方法
本次场地样品检测工作主要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所列方法进行。本次评估样品检测采用依据以及具体检测方法详见表4.3-1所示。
表4.3-1 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单位:mg/kg)
监测
类型 |
监测项目 |
监测方法及依据 |
土壤 |
镉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HJ 491-2019 |
铅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HJ 491-2019 |
汞 |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GB/T 22105.1-2008 |
六价铬 |
六价铬碱消解/比色法 USEPA 3060A:1996/USEPA 7196A:1992 |
砷 |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GB/T 22105.2-2008 |
镍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HJ 491-2019 |
铜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HJ 491-2019 |
硒 |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0-2013 |
四氯化碳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氯仿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氯甲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1-二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2-二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1-二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顺-1,2-二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反-1,2-二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二氯甲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2-二氯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1,1,2-四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1,2,2-四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四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1,1-三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1,2-三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三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2,3-三氯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氯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2-二氯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1,4-二氯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乙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甲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间二甲苯+对
二甲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
邻二甲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